作文構思“建模”八式
借用名著中的一句話:“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,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。”我們也可以說,好的作文各有各的好法,差的作文卻都一樣,整個一鍋糊涂粥。?
中學生寫作文,一個很大的毛病就是思路混亂,要么寫之前肚中無物難以下筆,要么寫起來張飛岳飛胡子眉毛一團糟,要么寫出來東一榔頭西一棒子,怎一個痛苦了得!究其根本,還在于思維凌亂,或者說,欠缺理清思路的思維方法。本文意在針對這一問題,以下面文題為例,給同學們介紹八種簡易的思維方式,為作文構思“建模”。??
閱讀下面的材料,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。
兩個大學生和一個年輕農婦到一家文化旅游公司應聘。招聘者問:“你們有什么專長?”兩個大學生都回答說:“我是大學生。”農婦說:“我沒有文憑。”說完拿起一把剪刀,一張紙,馬上就剪出一幅精美的剪紙藝術作品。公司拒絕了兩位大學生,招聘了年輕農婦。
第一式:現象列舉?
現象列舉是指構思時借助聯想,將所給材料引出的問題聯系到生活中去,材料只是“點”,順“點”聯想,打開思維,將問題的“點”延伸到生活的“面”,引出一系列類似的現象、人物或事件,再加以篩選、梳理和歸類,來反映某個主題。
以上面的文題為例,由所給材料可以聯想到大學生的幾種狀態:
有文憑無實力(有名無實);
有理論無實踐(紙上談兵);
有理想無行動(眼高手低);
由他們的一系列學習、心理、就業困境、生活常態等具體描述,揭示教育的普遍問題,引發人們的反思。聯想還可以順著一系列人物或者事件延伸,如喬布斯,蓋茨,馬云,莫言等等。但這樣的聯想更需要進一步篩選和開掘,尋找角度不同、內涵有別的現象來陳述,使觀點得來水到渠成。
如:
陳寅恪,對當時留洋人群汲汲以求的“博士”“碩士”學位淡然處之,連大學文憑也沒拿過,但憑著真才實學贏得“教授中的教授”這一美譽,成為“清華四大國學大師”。這一實例側重的是人對文憑的態度和文憑對人意義的有限。
另一個實例可以側重強調自我的堅持與實踐,如鄭淵潔,只小學畢業,但喜歡閱讀,酷愛寫作,嘗試當時不被看好的童話創作,終成“童話大王”。
再如:
莫言,成就他的不是文憑,也不是所謂“知識”,而是深情鄉土里的泥巴味和苦日子,是取之不竭的五味生活,側重的又是閱歷與實踐。要注意的是,現象列舉不等于論據羅列,最好的現象列舉文字往往不是詳細敘述某幾個事例,而是陳述普遍存在的一系列生活狀態,以現象來呈現問題。
現象列舉式的建模要點是由點到面的聯想;對聯想到的生活現象加以篩選歸類;對現象進行內涵挖掘,使其呈現不同角度。
第二式:內容解說?
內容解說就是揭示材料關鍵詞的內涵,由對內涵的辨析,來反映現實,揭示問題,認識世界。
比如上述材料,可以揭示“文憑”是什么,“專長”又是什么,由此聯系現實中的相關現象,文憑僅能證明一個人的一段學習經歷,只能代表人受教育的“有限的”認知范圍,不能夠代表人的實踐能力,不能證明人的發展潛力,文憑不能作為衡量一個人能力的唯一標準。“專長”則是獨到的學識、技藝或專業本領,一個人擁有自己特別擅長的專門技藝,不僅找工作的時候受歡迎,也具備進一步發展的可能,很多人就是通過一技之長立足社會,走向成功的,由此得出結論:學歷不等于學力,文憑不等于專長,知識不等于技能。?
內容解說式的建模要點是抓準所給材料的核心概念,在解說中辨析,將理解推向深入。
第三式:原因剖析?
所謂原因剖析,是指構思時不停留在現象列舉的層面,而是對現象進行深一步思考,剖析現象所反映的問題,剖析問題產生的原因。
剖析時需從不同角度深入,周全思考問題。高考作文評分中的發展等級,其中一項是“深刻”。深刻就是能透過現象深入本質,面對現象,能去偽存真,去粗存精,由表及里,由此及彼,發掘出隱于事物中的本質來,揭示問題產生的根源。
比如上述材料,可以從幾個方面去探究導致大學生高分低能的原因:
學校教育問題(應試追逐,分數至上,評價機制);
家庭教育問題(只重名次,越俎代庖,個性約束);
個人學習問題(看重分數,喪失興趣,沒有特長)。
還可以只從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分條剖析原因:
重理論,輕實踐;
重書本,輕社會;
重分數,輕能力;
重文憑,輕專長。
或者總體上探究大學生落聘所暴露出來的問題:
所學與所需的距離;
學校與社會的距離;
理想與現實的距離。
剖析事例的時候,再進一步延伸擴展,就能使文章即條理清楚,又深入周全。
原因剖析式的建模要點是多角度尋根溯源,探究導致問題的根本,揭出病因,“以引起療救的注意”。
第四式:解決問題?
高考作文評分標準“發展等級”中的“深刻”,還特別指善于探究事物的本源,以敏銳的目光,借助事物發展變化的脈絡,探尋問題發生的原因,探尋問題發生的原因,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要寫好作文,尤其是議論文,一個前提是明白文字是用來思考問題、解決問題的。每一個材料,背后都暗藏著某個或某類問題,寫作中,要動腦筋去真實地思考,表現出年輕人獨有的認識能力,為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。
比如上述材料,經分析,可順勢提出問題:“天之驕子”緣何沒落?再分析問題的根本就在于學無專長。由此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:反思教育理念中的弊病并改進;個人成長中保留彌足珍貴的興趣與個性;重視大學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的接壤;青年人成長過程中要積極了解社會,培養適應社會的才能。解決問題式的優勢是可以充分發揮自我意識,顯示出青年人(非兒童、少年)對社會、人生的思考,容易寫出深度。
問題解決式的建模要點是抓準問題,并從不同層面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。
第五式:引議聯結?
“引議聯結”是早年材料作文中常用的構思行文方式,一度時期過度使用變成僵化學生思維的套路而逐漸被擯棄。但是,對于近年的命意作文來說,它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構思方式。
“引”指引述、轉述、概述所給材料,抓住要害,提煉觀點,突出立意。
“議”是指對材料進行深入細致地剖析,以論證自己的觀點。
“聯”即聯系相關歷史,聯系現實熱點,聯系自我實際,進一步論證觀點。
“結”是總括全文,回到材料上來,首尾呼應,強化觀點。
這一方式對于有些較難下筆的文題,或者對于寫作較為艱難、構思吃力的學生來說,很是簡便實用。
以前面的材料為例,開頭可直接轉述大學生和剪紙農婦的不同應聘結果,得出觀點:“一技之長勝過一紙文憑”。接著剖析材料,進一步探討議論雙方應聘時的表現,由表及里,分析其差別所在,分析導致最終結果的因素。“聯”的部分則由這一例延伸到普遍的高分低能現象,以及實踐能力差所帶來的就業難問題,也可以聯系一些雖無高學歷卻卓有成就的事例來加以議論,還可以因此聯系自我的學習實際,反思一些問題,引起警醒。最后回到應聘事件上來,強化觀點。?
引議聯結式的建模要點是所引、所議、所聯、所結的內容要保持一致,做到文意貫通。?
第六式:時事評論?
時事評論是指從旁觀者、評判者、評論者、評價者的角度,對所給材料進行細致剖析,如報刊及電視媒體中常見的熱點評論一般,對材料中的人、事、情、理,做是非褒貶的評價,表達或褒贊頌揚、或批評貶抑的態度。這種構思方式的優勢是文中有“我”,能拉動自我對事件、問題的考量,寫出真思考的文字。這種構思方式最適合近年時事性強的題目,也最適合審題難度很大的題目,因為這樣的寫法可以保證絕對不偏題。評論式文字的優勢還在于讀起來貼近時代,少有或沒有八股氣息,甚至便于選擇一般立意難以做到的角度,以出其不意取勝。
比如關于大學生落聘,有大學生自身的原因,也有招聘方的原因。大學生有很多剪紙農婦所不及的能力,只是在此刻的表現中不占優勢而已,以此提出自己對事件的辯證看法。歷年高考作文中,凡時事性強的材料(如2011年全國卷的代買彩票),凡命題意圖較為隱蔽的材料(如2008年全國卷的老鷹與小海龜),都有考生以評論式寫作贏得滿分。評論式寫法寬松,還是以前面的材料為例,可以就整個事件發表評論,對應聘事件的看法,對成功一方的評判,對失敗一方的評價,由此得出啟示。也可以就事件中的某個問題談自己的幾點看法。
時事評論式的建模要點是強化“我”的存在,以自己獨特的眼光分析材料,評判是非,表達意見。
第七式:抒發感想?
抒發感想式類似寫讀后感。即把所給材料視為讀物,想一想材料引發自己的感想、感受、感觸、感動,并由此延伸至自我的生活實際,表達某一主題。這一式其實是學生最為熟悉的,從小學就開始練寫的,所以用起來很容易上手。這一式的優勢是有利于把自我融入事件之中,從自身感觸說起,有話可說,讀來真切,打動人心,在眾多假大空的文字中容易得到閱卷者的青睞。優勢還在于感想可以是發散式的,也就是說,想到幾個點就闡述幾個點,文章較為開放,中間過渡也較為便捷,簡化了學生作文中邏輯上前后承接過渡的難度。
像2012年全國卷油漆工補船的材料,2013年同學關系的材料,這種方式都比較適用。以前面的材料為例,可以這樣寫招聘結果引發自己的幾點感慨,感慨一,對文憑價值的質疑;感慨二,從文憑“貶值”悟出的種種道理;感慨三,作為學生,自我獲得的一些啟示。這樣寫出來的文字,不空泛,不說教,不生硬,不虛假,讀來親切。?
抒發感想式的建模要點是“我”字當頭,開放地表達自己多方面的真實感觸。
第八式:正反對比?
正反對比式其實就是正反對比論證的運用,只不過不是局部運用,而是作為思路來謀篇布局。有些材料,比較適合從正面列舉現象,展開論述,支撐觀點;再從反面列舉事例,剖析后果,揭示問題。正反對比,文章觀點會更加鮮明,說理更顯周全,文字較為深刻。對于一些構思吃力的文題,或者構思能力不強的考生,這一式使用起來便捷簡單,讀來遠遠優于沒有層次感的一鍋粥文章。
還是以前面的材料為例,正面顯然是農婦一方,心靈手巧,有一技之長,自然具備了很強的生存能力。反面的一方是自恃有學歷的大學生,他們的落聘暴露出多方面的問題。正反對比,得出結論,反思教育,呼吁實踐能力的培養。?
正反對比式的建模要點是找準對比點,選擇恰當的正反實例佐證觀點。?
結語??
有了這些構思的模式,看到作文題的時候,可以一一套用一下,看用哪一種更合適,更便于展開,更有亮色。有的文題用其中一式即可,有的可幾種兼用。為構思“建模”并靈活、熟練地使用這些方式,既能夠改變沒有頭緒、無從下筆的狀況,又可以在多種構思中選擇最為得手的角度入題,寫起來還能從不同角度對材料條分縷析,行文就輕松多了,寫出來的文字也會更清楚明晰。
當然,這些方法同學們可以嘗試,卻不可拘泥,不要生搬硬套。如果能從思維上得到啟示,再加上平時的積淀與視野,就一定能寫出精彩的文章。